您当前位置: 创优争先 >>江苏省建筑业企业杰出项目经理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升华
时间:2021年11月25日

——记江苏省建筑业企业杰出项目经理溧阳上海商会副会长、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总经理狄爱芝

  “我骨子里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是商海大潮鼓动着前行,不停歇并乐在其中。”回首自己的创业路程,个中酸甜苦辣、是非成败,狄爱芝感慨良多。他和很多创业初始者一样,善于学习、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禀性一直在行动中闪露着光芒。


天道酬勤

  狄爱芝因历史原因小学毕业后就学做木匠,由于天资聪颖,他很快学成了精湛的木工手艺。凭此一技之长,他于1986年来到上海打工,1988年进入建筑业。他的技艺得以施展,他的诚信更为老板赏识,很快,狄爱芝成为共联建筑公司的木工班长。

  1989年狄爱芝承包了上海冰箱压缩机厂生活楼工程中的木工施工,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1994年他成为一名项目经理。狄爱芝说: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信守承诺。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项目综合改造工程,在合同工期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他以最缜密的施工计划、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工程。由此他的团队获得了上海日立授予的“最佳配合单位”的荣誉称号,其诚信可靠的好口碑也在业内传播开来。

  狄爱芝深知自己的短板就是学历不够,文化程度不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别人在睡觉、在侃大山,而他在不断学习,不但完成了大学学历,相继获得了高级工程师、全国一级建造师职称。并且先后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诚信项目经理、江苏省进沪施工优秀项目经理、全国优秀建造师、江苏省进沪施工优秀建造师。 

  “不断学习,为我所用,紧跟时代,借助科技。学习始终是永恒的话题,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好的经验、完美的细节处理、施工工法等应有尽有,只要有心学习,就能不断进步。”这是狄爱芝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不仅仅是他勉励后辈的话,更是他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真实态度,毫不夸张地说学习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

  狄爱芝经常说:“做企业需要打破老框框,接受新事物,努力学习,跟上潮流。五千年来的农耕文明,突然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拐弯成工业文明,建筑上的手工文明已经拐成了部分的机械文明,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装配率的不断提升,最终摆脱手工制作!所以,打破老框框,研究新工艺,拥抱新工艺,使用新工艺,让现代技术为我所用。”比如,镀锌盘扣式脚手架是建筑业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它安全稳定、施工高效,当时建筑市场上还没有完全普及,班组也没有用过这种脚手架,工人起初有些抵触,2017年狄爱芝在承建的天津项目中决定率先使用,他们自己投入购买了盘扣脚手架,同时对班组进行人工补贴,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盘扣架使用下来受到当地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等一致认可。而在后期的成都工程中,市场上既没有足够钢管,也没有可用盘扣,他们的前期投入,得到了理想的回报!


传承创新

  如今的时代发展迅速,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办公软件更是日新月异,狄爱芝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而停止对新事物、新理念的追求,反而比年轻人更加敏锐地感受到新事物带来的便捷,也更善于接受和消化新鲜事物。

  在江苏省建工集团的一次交流活动中,他发现中建八局使用微信二维码管理施工现场,他们利用大数据数据库,再利用数据规范化管理。这让他大开眼界,意识到这对于他们公司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兄弟单位已经走在了前面,应该吸取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工程项目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上的水平。将二维码应用于项目管理,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实现形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还可以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现场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强化现场的管控力度,提升项目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水平。

  他想到现在的施工现场面临的很多问题:大量施工信息都是纸质化,记录及保存不便,耗工时;信息查询不便,无法进行信息及时共享,难以进行数据整合分析;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管理到位情况和记录的数据无法把握真实性。升级施工现场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说干就干,狄爱芝首先在常州、天津的施工现场引进了一款名为“草料二维码”的管理软件。试用的好处显而易见:在设备巡检管理上二维码成为设备的专属“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对应的合格证、司机操作证等,快速添加巡检记录,上传故障照片,更加方便快捷,帮助管理者加强设备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通过二维码可以记录试块的规格、制作时间,检验状态等,连同试块一起保留下来,方便以后做质量追溯。

  另外还可以做质量通病巡检,实时反馈巡检情况及时做出整改;为施工现场不同规格的配电箱生成二维码,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监督管理,设置巡检周期,日常安全检查,监控人员到位情况,扫码轻松记录配电箱的箱体、插座、接线等检查内容;实测实量中二维码实现质量验收和实测实量同步一体化。

  使用二维码进行添加和管理现场测量数据,有效地进行数据统一汇总,及时反馈异常数据,做到快速响应,确保施工合格率;物资是构成建筑工程的根本,使用二维码进行物资管理,在物资进场时扫码即可记录型号、规格、数量、现场检查照片、产品合格证等信息,形成可追溯的电子化物资管理档案。

  狄爱芝兴奋地说:“把二维码应用到施工日常生产是项目管理理念的一次大革命,建筑业一旦插上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的翅膀,必将冲破羁绊,展翅飞翔。”

  试点成功后,狄爱芝迅速把二维码管理模式引进苏州、无锡的新工地管理中去,实现施工项目工程的全覆盖。在劳务人员管理上,狄爱芝逐渐完善“一张二维码等同于一张身份证”的二维码系统操作,让所有工人印有一张二维码,主要信息包括工人姓名、年龄、出生地、身份证号码、血型、所属单位及所属单位现场负责人联系电话。其中,特种作业人员信息还包括操作证号码、复审日期及工作年限。小小的一张二维码便集成了施工人员的所有相关信息,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检查。只要轻轻一扫就能知道该工人的所有信息,不仅有利于对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也让操作工增强了施工作业的自觉性。


管理升级

  狄爱芝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态度还运用在了公司内部的管理中。他们的甲方药明康德、药明生药、合全药业从过去的民营企业转型为上市企业,原来的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上市公司的管理要求。为了合规,所有工程必须经由招投标形式流转,原来分散的各专业分包都必须在总承包框架内进行。如果说业务是原来的五倍,那么管理的工作量则是原来基础上的十倍!面对这样的情况,狄爱芝主动求变,进行管理升级。

  对于建筑公司而言,管理者需要时刻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工程完成的进度等情况。以前这些都是由项目负责人通过纸质文件报送总公司。公司投标也是安排人员负责对接,由于工作流程繁琐,经常会出现断接现象。更别说建筑工地施工工期长,结算周期长,付款时合同难寻找,项目多且分散,不能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度等各种各样的难题。狄爱芝又把“钉钉”软件带到了大家的眼前,“钉钉”软件助推了无纸化办公,为合同审批、原料采购、付款申请等等提供网上便利传递,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采购价格透明、数量透明、进出透明,杜绝漏洞。

  通过钉钉的日志,狄爱芝可以实时了解项目进度;通过员工提交的工作日报、周报等,管理者及时了解一线员工的工作进度与情况;员工业务数据、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需的资源和帮助,都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优化,让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布关于现场施工的通知,所有项目负责人能在几分钟内就作出了回应,沟通效率有效提升。

  狄爱芝把“钉钉”软件首先在苏州的药明康德工地项目部试点运用,因为工地上的年轻人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推广运用的效果非常顺利,使用两周后就进行了全面推广,把全公司的人员都拉进了系统。

  现在的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在狄爱芝的带领下,将二维码和“钉钉”软件同步使用,发现并有效地完善了各个项目的管理漏洞,控制因疏于管理等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早在2016年狄爱芝就在公司内部进行了组织和思想准备,在材料上集中釆购,班组结算上专人负责,安全文明施工上统一格局,食堂专业分包,门卫专业保安,管理上利用数据化手段,周一公司例会集中讨论,周三周四项目例会跟踪旁听,及时解决问题,公司始终把控着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脉搏,他们的项目质量级别,文明施工级别,始终处在上海辖区上游位置。

  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升级,狄爱芝花费心思极力说服儿子狄鹏飞加入到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任信息部主管。狄鹏飞从小优秀,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曾在微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事业部任高级软件工程师。他的加入必将把公司的数字化管理做精做透,在互联网+建筑领域,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同时,在公司内部,狄爱芝力邀拥有德国弗赖堡大学硕士学位的儿媳秦英华在公司任行政和人力资源部主管。两位高学历人士,一个创新开拓,一个后勤支持,不知不觉间,事业的有序传承已经在狄爱芝的运筹帷幄下展开。


工匠精神

  在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的工地,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声音传出:“我是大国工匠,我行我能干,精益求精!我是家庭栋梁,为我为大家,安全第一!人在做天在看,本份做人诚信第一!工完料清场地清,我身干净,yeah!”。这就是狄爱芝实施的“早礼文化”,早礼宣誓词也是狄爱芝自己编写。

  早礼宣誓词突显了强烈的时代精神,突显了家庭栋梁的安全意识,突显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提升了农民工最缺乏的自信心!早礼体现了很强的军事化特色:风采展示体现团队意识;人员约束杜绝散漫行为;口号呼喊释放工作压力。集体早礼凝聚力量,真情互动展现温馨,和谐团队协作氛围,沉淀心灵激励前行,增加企业荣誉感观。这与狄爱芝时刻热爱工作的态度是一致的,他经常说道:“我们要用敬畏精神抓质量安全,宁愿自己多做半天,不要留存半点遗憾,无奋斗不青春,幸福都是干出来的!”

  在当今充满着浮躁与功利的社会背景下,想要独善其身确实困难重重,但也不是绝对做不好。在狄爱芝所服务的外企中,狄爱芝认为外企的廉政文化建设就是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的模范,所以必须不懈地努力!努力让管理层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持久性,让管理层在教育员工的同时,也在潜意识中提高了自己!这个早礼也通过微信每天早上在分公司群里传播着正能量!

  狄爱芝每年编制《项目管理细则》,并对员工实行表式化管理,以此作为选拔优秀员工的依据之一;还尤其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要求工人规范施工,精益求精,确保质量第一和零事故。从而实现“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的目标。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狄爱芝在公司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在项目一线的能工巧匠和青年员工尤其是新入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立起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增进师徒感情,发挥师傅们丰富的实战经验,传道解惑,帮助青年员工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积累经验,脱颖而出,早日成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传承。

正是狄爱芝这种不断学习、严谨做事、努力创新的工匠精神,让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业绩辉煌。现在的江苏省建工集团(沪)第一事业部有员工2100余人,管理人员108人,其中80%为技术人员。2018年工程量5.6亿,完成土建规模项目16个,实施装修工程23个。无锡药明生物最大单体厂房面积3.9万平方米,实验楼厂房单层高度12米,四层总高度23.8米。这在业内都是难度极大的工程。

  自2001年以来,在狄爱芝的带领下,第一事业部获奖无数: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F21地块三期工程53#厂房、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科技大楼、日立海立汽车部件新建厂房、马桥良友食品厂房、上海市民政局项目,分别荣获03、04、05、06、07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

  镇江新区科创园核心服务区一期1#研发楼工程,荣获2009年度下半年市级优质工程;上海面粉有限公司翻建车间工程,荣获上海市优质结构奖、上海市“浦江杯”奖、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2009年和2010年,承建的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公安综合业务工程等4个工程分别获得“江苏省文明工地”奖、苏州市“姑苏杯”奖、“镇江市优质结构工程”奖等6个奖项;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镇江新区科技园一期项目研发楼工程,荣获2012年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冠城商业住宅中心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镇江市建筑施工市级文明工地;承包的白银路(阿克苏路-湖区一路)新建地下公共停车库工程荣获2016-2017国家优质工程奖……


感恩社会

  正如狄爱芝自己所言,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他更像是一个文化人,一个热衷慈善的文化人。他热衷公益和高尔夫、记录乡俗轶闻,爱好情趣多姿多彩,洒脱中不失为一种修炼。多年来,无论事业繁忙还是清淡,写些短文成了他的爱好。他的随笔感悟文采自然流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溧阳是他的家乡,出资修建道路、每年送书进校献爱心送温暖,已成为一份责任和生活习惯。

  狄爱芝期盼着自己的家乡溧阳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他为家乡的瓦屋山旅游设施建设捐资45万元。他期盼家乡人民都能幸福地生活:狄爱芝首先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当狄爱芝得知家乡上罗村村民盛国庆因患癌症而负债累累时立即资助2万元,盛国庆去世后,狄爱芝又资助10万元帮助其儿子买房成家;对于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狄爱芝每年回乡过春节总是给他们红包和礼物,并向他们嘘寒问暖;狄爱芝为家乡的机耕路、村基路建设资助25万元,当他得知连接家乡的长岗村与安中村的一条农机路在新建高速公路时被压废了,村干部和乡亲们正为没钱修路而犯愁时,狄爱芝当即捐款11万元,并放下繁忙的业务,亲自带领乡亲们修路,加上市里拨款13万元和村镇给予的资金,这条长2公里、宽4米的水泥路终于在半年后竣工了,他由衷地为家乡人民都能走上宽阔平坦的道路而感到欣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狄爱芝努力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一方面,狄爱芝积极地帮助他们就业。狄爱芝根据乡亲们体质、技能、家境,合理安排工作,确保每人年收入不低于4万元。村里的吕建华因病致贫后去世,原已债台高筑的家庭生活就愈加困难。狄爱芝主动包销他家里小茶坊生产的茶叶,助其家庭脱困。在他的带动下村上原本盖不起房的基本上都盖起了新房。

  另外,狄爱芝深知娃娃们是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的希望,他于2006年捐资10万元,在竹箦镇中心小学设立“狄邦杰奖学金”,表彰和激励竹箦中心小学品德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从2007年起,狄爱芝出资设立竹箦中心小学“狄邦杰优秀园丁奖”,激励广大教师以立德树人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不断创造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新局面。狄爱芝还捐献了数千册图书给学校,希望小乡亲们都学有所成。狄爱芝的公司规定:只要员工的子女考取大学均可获得公司2至3万元的奖励。在今年“七一”党的生日前夕,狄爱芝还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20多万元。

  狄爱芝,心有爱,心如芝——诚信、品质、有社会责任心、乐于学习、善于传承、偏爱创新……虽然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但他都设法克服,利用新思维把落后的管理思想转型,利用新技术让落后的技能升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


地址:南京市云龙山路99号省建大厦B座3楼 电话:025-86555905 025-86380363